top of page

什麼是「臉盲症」?

 

「臉盲症」翻譯自英文字faceblind,正式名稱應為「臉孔識別困難症」或「人面/臉孔失認症」英文名稱prosopagnosia)。顧名思義,它是指一種對辨識人類臉孔有困難的認知障礙。一般來說,患者擁有和正常人一樣的思考和視覺,但只在辨別人臉和其他一些特定的事物上表現出問題。

 

「臉盲症」的簡史

 

其實臉盲症在上世紀中已經有詳細的記載和研究,當時的患者都是因為腦部受到損害如外傷、中風等,在康復後發現不能夠辨別身邊至親的人。這種情況稱為「後天臉孔識別困難症(acquired prosopagnosia)」,即患者本來擁有正常的臉孔辦識能力,但該能力因為後天各種原因而喪失。

 

然而,最近十多年,腦神經和心理學界漸漸發現,有一部分人先天缺乏這種能力,稱為「發展性臉孔識別困難症(developmental prosopagnosia)」。儘管程度有很大差距,這部份人一般來說會發現自己很難記住陌生人的臉孔,並會經常用非臉孔的特徵(例如髮型、聲線等)去辦識不同的人。然而,正正因為他們會發展出不同的策略去應對,所以一直以來都醫學界未有探討這個問題。直到近年,由Dr. Brad Duchaine和Professor Ken Nakayama聯同美國的Harvard University, Dartmouth College和英國的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開始著手研究這個領域,發展性臉孔識別困難症才慢慢得以被大眾所了解。

© 2015 by Chinese Faceblind Association.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.com

  • Facebook Basic Black
  • LinkedIn Basic Black
  • Twitter Basic Black
bottom of page